top of page
  • FOODIVAL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餐飲業輸入外勞的反思



香港經歷了 3 年的疫情打擊及移民潮影響,各行各業的人手短缺情況越趨嚴重,當中包括餐飲業、零售業、旅遊業等。根據政府統計處在 5 月公布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本港 2023 年第一季的勞動人口數目約有 377 萬,較去年第四季減少逾 2 萬人,與去年同期比較更銳減近 3 萬人。而面對嚴峻的「人手荒」,本地經濟恢復不似預期,不但基建放緩,公共服務及旅遊款待質素等也受到影響,使香港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下降。而隨著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失業率持續下降,本地的人力市場發展空間相當有限,政府因此在 9 月公佈實施「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希望透過輸入外勞補充低技術、工資偏低或本身欠缺吸引力的行業的人手。而在新計劃中,「侍應生」也納入放寬工種,因此不少餐飲集團都表示有興趣參與計劃。輸入外勞的確可解企業燃眉之急,但社會中都有不少反對聲音: 有的擔心計劃會影響本地工人生計;有的擔心大量外勞到港將推高劏房租金,令基層人士生活更困難等。究竟,輸入外勞真的可以解決香港勞動力不足嗎?此舉又會否對市場造成其他負面影響呢?是否可以完全解決餐飲業長久以來的人手短缺問題呢?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什麽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


為紓緩不同行業人手短缺的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實施勞工優化計劃(前稱「補充勞工計劃」)以允許僱主確實未能在本地聘得合適人手時,從香港特區以外地區輸入技術員級別或以下的勞工。計劃放寬 26 個工種輸入外勞,當中包括香港零售業及餐飲業較難聘請的「售貨員」及「侍應生」。優化計劃在 9 月 4 日起接受申請,經計劃輸入的勞工的僱傭合約會以 24 個月為限。然而,僱主必須就每宗申請的空缺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優先聘請合適的本地工人填補空缺。勞工處會同時為有關空缺進行就業選配,轉介本地求職者予僱主進行面試。經全面評估各項因素,包括勞顧會委員所提供的意見和理據後,勞工處會決定批准或拒絕有關輸入勞工的申請。



輸入外勞真的可以解決餐飲業人手短缺問題嗎?


儘管輸入外勞可為餐飲業以至其他人手緊絀的行業提供即時性的人手補充,但外勞普遍屬於短暫性的勞動力,並較容易受到外圍因素影響,例如全球經濟環境、疫情等,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以下我們將討論勞工優化計劃將面對的幾個主要問題和限制:


產生依賴

由於輸入外勞可為長期缺乏大量人手的僱主提供及時的協助,部分僱主可能會出現每每以輸入外勞解決人手問題的傾向,甚至以消極的態度進行本地招聘,導致對外勞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依賴。與此同時,社會長期依賴輸入外勞有機會妨礙業界及政府對有關導致本地勞動力不足問題之根本的討論和反思,導致政策只側重如何最快解決燃眉之急。此外,外勞的供應存在不穩定性,數量會隨國際勞工政策、經濟狀況、國際交通和勞工市場變化等因素影響。例如在全球疫情爆發期間,國際貿易及交通受阻,直接影響外勞的輸入,導致人手短缺問題再次出現,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提高人力成本但受衆範圍有限

為保障外勞在港工作的福利,外勞計劃規定僱主在輸入外勞時須按「標準僱傭合約」受聘員工,規定其薪酬不得少於本地員工擔任相類職位的每月中位工資外,需要為其提供住宿。雖然可以從工資扣除,但通常會按標準合約計算就該期間應支付給輸入勞工的工資(不包括超時工作工資)的百分之十。假如餐廳需聘請大量外勞,他們需預先為員工安排及承擔大部分的住宿費用,人力成本有機會因而上升。因此,在面對較高昂的人力成本,不難預期只有較大型的餐飲集團會有興趣及經濟能力參與是次計劃。而對中小企業,如餐飲「小店」而言,是次計劃可能並沒有實際幫助。


窒礙釋放本地中年及婦女勞動力

社會上有一些團體和專家對大量引入外勞表示擔憂,認爲這可能會打擊本地基層勞動力,特別是那些需要兼顧家庭的婦女和中年人士,使他們難以重新投入社會工作。勞聯副主席及勞顧會勞方委員譚金蓮小姐指出,一些婦女反映她們在求職方面遇到困難,譚小姐形容本地勞動市場的情況是「有人唔用,唔係有工無人」。這些婦女大多因爲年紀較大或需要照顧家庭和子女,難以找到適合及可以遷就自己時間的工作,她們通常傾向尋找較低技術或要求較少的工作,以提升就業機會。然而,輸入低技術外勞可能會加劇競爭壓力,使本地基層的勞動力更難以釋放。



如何從根本改善餐飲業人手短缺問題?


為解決本地勞動力不足和各行各業人手短缺的問題,政府和業界在商討和制定政策時,需要將重點放在討論「為何餐廳業難以招聘人才?」,並根據問題的主要原因制定相關政策,從多方面對症下藥,而不是只依賴單一和短期的折衷解決方案。


改善福利待遇及人才發展

餐飲業「難請人」的主要因素在於行業的待遇差、工時長、工作量大等。許多員工更需「身兼多職」,處理包括派籌、帶位、下單、送餐、結賬、清潔等樓面工作,同時還需要安排食材採購、庫存管理和人力資源等行政管理工作。這使得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望而卻步。此外,繁重的工作所得到的薪資和福利並不具吸引力,而且晉升機會有限,整體吸引力較低。雖然一些僱主表示已提高工資,但效果有限。有工聯會人士曾質疑資方是否真的改善勞方薪酬,並表示加薪幅度有限,不足以改善整體待遇。根據政府統計處,餐飲業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的每月工資中位數變化情況中,中式酒樓菜館工資升幅最高,但也只有700元;快餐店則只有500元的升幅。目前兩者的月薪中位數分別為15,700及10,500,吸引力不足。因此,業業界必須重新檢視員工福利,提供更公平和合理的薪資和福利,以改變求職者對餐飲業的觀感。提高薪酬福利只是基本步,更重要的是培育和發展人才。業界可與政府合作,加强員工在職培訓,甚至提供不同的餐飲管理課程,為低技術員工提供學習機會,讓更多求職者看到在業界晉升和向上流動的空間,從而鼓勵更多人投身餐飲業。


加强就業配對及支援

政府可與業界積極溝通和合作發掘本地勞動力,改善勞工力不足情況。除網上招聘外,政府與業界可定期在各區舉辦招聘會,為本地求職者提供更多直接的企業配對及面試機會。實體招聘會對於低技術人士、需照顧家的婦女、中年人士或基層勞工而言可能更吸引,因為他們可能不太熟悉或不習慣使用網上招聘平台和流程。相反,實體招聘會提供了一個面對面的機會,讓求職者能夠直接與招聘公司的代表或招聘人員交流,這種互動可幫助低技術人士更好地理解職位要求,提出問題並展示自己的技能和經驗。此外,實體招聘會還可以為求職者提供實際的建議,幫助求職者更好地裝備自己。


改善配套 鼓勵市民就業

除了為本地求職者提供更多元化及更容易觸及的求職平台,政府也應該考慮改善支援家庭的配套,讓更多勞動力得以釋放。有本港議員曾指出,香港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58.1%,低於鄰近的台灣(59.1%)、韓國(62.67%)和澳門(68.5%),而當中女性勞動參與率更只有 52.8%,比「男權主義」盛行的韓國的 53.3%為低。低勞動參與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本港的工作環境及文化彈性和家庭友善度不足。這些問題其實可以透過政府與企業携手合作,推出不同的政策或優惠鼓勵企業推出更彈性的工作模式,例如彈性工作時間、4天工作制、容許員工帶孩子上班等家庭友善政策。與此同時,政府自身也需要增加家庭支援和兒童託管服務,讓更多受家庭因素影響的婦女可以重投崗位,為社會作出貢獻。勞聯副主席及勞顧會勞方委員譚金蓮小姐也建議政府鼓勵僱主改善排更,將一份全職分拆成不同的更份,從而配合婦女可外出工作的時間,或給予交通津貼等,令婦女願意到一些離家較遠的地方工作,刺激本地勞動力。


數碼轉型

歸根究底,如果業界希望改善人手短缺的情況,必須從工作環境入手,扭轉一般求職者對餐飲業的固有印象。餐廳可根據業務需要,考慮引入不同的數碼轉型方案,將部分繁瑣的人手工作流程自動化。員工便不用再身兼數職,處理樓面各項事務、庫存、食材採購、甚至排更調配人手等工作,減輕員工負擔,減少人爲錯誤。在前台方面,餐廳也可考慮各式顧客自助服務系統,包括自助點餐及取票輪候系統,減少員工處理與排隊輪候及點餐有關的工作,專心處理其他重要事務。較大型的餐廳甚至可考慮使用送餐機械人及機械臂進一步減少員工的體力勞動及重複性工作。另一方面,後台系統可加强行政工作的管理,例如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協助餐廳編制更公平及多樣化的更制,或處理人手調配安排,讓上班時間和地點更靈活,員工自然享有更充裕的私人時間休息或照顧家庭。此外,透過採購及庫存管理系統,餐廳可處理繁複的食材採購及倉存管理事務。眾所周知,餐廳每日需要製作大量菜式,採購工作自然十分繁重,從管理多個供應商、比較價格、處理訂單、收貨以至管理庫存等,員工負擔甚大。而採購及庫存管理系統不但協助餐廳整合供應商及「點心紙」資料,統一發送訂單,減少「錯單」,更有異常訂單及未完成工作提示,防止「漏單」。系統也設有低庫存提示、食材即將到期提示等,可根據食譜及 POS 銷售數據按「先進先出」原則扣減食材存貨數量,讓餐廳掌握更準確的庫存水平,大大減少繁複的人手記錄及計算工作,提升餐廳的食材成本分析能力,有助業務長遠穩定發展。



總結而言,餐飲業面臨的人力資源挑戰不僅僅是勞動力供應不足的問題,還涉及工作環境、待遇、彈性工作時間以及家庭支援政策等多個因素。這些因素都對招聘和留住人才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解決這些挑戰需要從多方面考慮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策略。而這有賴政府和業界的通力合作,透過改善工作環境和提供家庭友善的福利等措施來吸引和留住人才。重點在於反思問題的根本原因,並制定相應的長期、綜合性政策,以提升餐飲業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效率。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餐廳採購及庫存管理系統 (Inventory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以提升營運效率及降低食材成本,請按與聯絡我們!








bottom of page